应该有哪些方面组成 如何构建一个安全的移动电子商务环境

应该有哪些方面组成

移动安全技术在移动商务活动中保护着商家和客户的重要信息,维护着商务系统的信誉和财产,所以需要提升移动商务的安全技术防范能力,才能充分提高移动商务的可用性和可推广性。

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吸收传统电子商务的安全防范措施,并根据移动商务的特点,开发轻便高效的安全策略:1. 端到端的安全端到端的安全是要求保护移动商务中每个连接端口,确保数据从传输点到最后目的地之间所有端口的安全性,包括传输过程中的每个阶段。

移动商务带来了许多的设备,它们运行不同的操作系统且采用不同标准,因此安全性已经成为更加复杂的问题。

这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规定各终端安全标准:移动终端安全性要求和固定终端安全要求。

2. 采用无线公共密钥技术(WPKI)WPKI即“无线公开密钥体系”,它是将互联网电子商务中PKI安全机制引入到无线网络环境中的一套遵循既定标准的密钥及证书管理平台体系,用它来管理在移动网络环境中使用的公开密钥和数字证书,有效建立安全和值得信赖的无线网络环境。

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各不相同,发送信息的人利用接收者的公钥发送加密信息,接收者再利用自己专有的私钥进行解密。

这种方式既保证了信息的机密性,又能保证信息具有不可抵赖性。

3. 加强身份认证和移动设备识别管理在移动商务的交易过程中加强移动商务用户的身份认证管理和用户的移动设备识别,使得移动设备与用户身份一一对应,保证每个用户的访问与授权的准确,和使用移动设备的唯一性。

交易过程采用实名身份认证并设置交易移动设备,可以增强移动商务交易的安全性,保证交易双方的利益不受到侵害。

在管理过程中要注意设置移动设备使用密码,防止在移动设备丢失时产生的不必要的损失。

4. 使用病毒的防护技术开发和使用移动设备病毒防护软件,并经常更新及查看最新的移动设备病毒信息,定期清理移动设备中的病毒,可以防止处于潜伏期的病毒突然爆发,使移动设备终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5. 规范移动商务行业管理为了保证移动商务的正常、安全运作,需要建立移动商务的行业安全规范,明确在移动商务交易过程中的各主体责任,提升移动商务主体的安全意识,营造移动商务行业的整体诚信意识、风险营销意识和安全交易意识。

把技术性安全措施、运营管理安全措施和交易中的安全警示进行整合,以形成一个整合的、安全的移动商务运营和防御策略,确保使用者免收安全威胁。

通过移动商务安全规范的建设,建立整个交易过程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移动商务的健康发展。

6. 完善移动商务相关法律移动商务较之传统电子商务模式更需要政策来规范其发展。

国家应逐步建立移动商务相关法律和制度,明确行业的发展策略和政策导向,保障移动商务的公平竞争环境。

有法律来保障交易的双方,才能使得用户改变固有的交易方式,使用更加方便快捷的移动商务。

使用法律手段,是现阶段有效解决移动商务安全问题是所必须的。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使得企业能正常开展对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的研究工作,才能保障移动商务的安全体系成型。

请问什么是端到端语音加密?

解释:端到端加密允许数据在从源点到终点的传输过程中始终以密文形式存在。

采用端到端加密(又称脱线加密或包加密),消息在被传输时到达终点之前不进行解密,因为消息在整个传输过程中均受到保护,所以即使有节点被损坏也不会使消息泄露 端到端加密系统的价格便宜些,并且与链路加密和节点加密相比更可靠,更容易设计、实现和维护。
如何构建一个安全的移动电子商务环境
端到端加密还避免了其它加密系统所固有的同步问题,因为每个报文包均是独立被加密的,所以一个报文包所发生的传输错误不会影响后续的报文包。

此外,从用户对安全需求的直觉上讲,端到端加密更自然些。

单个用户可能会选用这种加密方法,以便不影响网络上的其他用户,此方法只需要源和目的节点是保密的即可。

端到端加密系统通常不允许对消息的目的地址进行加密,这是因为每一个消息所经过的节点都要用此地址来确定如何传输消息。

由于这种加密方法不能掩盖被传输消息的源点与终点,因此它对于防止攻击者分析通信业务是脆弱的。

电报的通讯密码如何复杂加密?

为保证通信的机密性,在电信传输的全程或某个环节采取的技术措施。

保密方式可分两类:①匿信,为防止信号被截获而采用封闭型信道(如地下电缆、光缆)的保密方式。

采用这种方式代价较高,且不易做到全程、全员保密(在通信的所有环节和对所有无关人员实现保密)。

②匿义,防止通信的内容被无关人员知悉或理解,将信号加密的保密方式。

这种方式具有很大的经济性与灵活性,易于实现对全程、全员保密,且对使用微波、超短波、卫星通信等开放型信道不需加任何限制,但每个需要保密的通信用户须加装用户终端保密设备。

信号加密电信信号分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对这两种信号的加密所采用的保密体制是不同的。

基本保密体制有两种:①以增加破译计算的复杂性为基础的繁算保密体制。

②以利用破译结果的多义性为基础的淆义保密体制。

模拟信号的加密 属于繁算保密体制,主要用于处理模拟话音信号。

加密的原理是打乱话音信号在频域和时域的相关性,从而破坏音素、音节结构,使之不可分辨。

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频段打乱法,将话音频段分割为若干等宽的分频段,分别进行移位、倒置后,重新组合于原话音频带之中。

②时段打乱法,将话音时段先行存储并分割为若干等长的分时段,分别移位后,重新组合成原等长时段。

③打乱频分时差法,将话音信号的分频段分别赋予不同的时延值,④频域、时域二维打乱法是上述打乱方法的组合。

数字信号的加密 属于淆义和繁算复合体制。

用于处理离散信号,如电报信号、数字化话音信号等。

数字信号加密的方法是:取无密信号码序列与一个伪随机加密码序列的逻辑和(半加和)构成已加密信号码序列。

密钥和密级模拟信号加密的打乱排列变换和数字信号加密的加密码序列变换,均由事先约定、临时确定或随机变换的密钥来控制。

一般保密设备最多有三重密钥:①用户选择密钥或结构密钥,由收发双方事先约定,用以确定模拟信号加密打乱的排列顺序和数字信号加密码发生器的变码结构。

②基本密钥,发方在发送信息前临时选定,并以字符形式或数字形式发给收方,同辅助钥结合后,用以确定加密码发生器码源的起始状态及码组排列。

③辅助钥,是一种自动产生的伪随机码序列,同基本密钥混码后,为加密码发生器提供码源,并于变码后形成用以加密的伪随机码序列。

密级是加密设备的保密性能,即破译的难易程度,可分别用密钥量和重复周期描述。

密钥量和重复周期分别定义为等效加密码序列的排列变换数和比特码长。

电报电话保密电信保密技术主要应用于电报和电话保密两个方面。

电报保密 早期用人工密码保密,随着博多编码自动发报机和电传打字机的应用,自动加密伪随机码纸带应运而生。

现在采用的电报加密设备是集成化的具有多重密钥的伪随机码发生器。

有脱线和在线两型,均具有很大的密钥量,一般可达1060~1080量级,近于不可破译。

电话保密 最早用倒频技术保密,但密级极低,仅对不具备解密技术手段的人有效。

20世纪30~40年代出现五段分频一维频段打乱保密设备,密钥量为3.8×103。

目前生产的两重密钥控制频、时二维保密设备,密钥量可达1016。

密级更高的设备,则全系数字加密设备,其密级可与电报加密设备相比拟。

话音模拟加密设备的密级虽不高,但保持了原有的话音频带宽度,可以在模拟公用电信网上传输。

话音数字加密设备虽然密级很高,但在目前模拟公用电信网大量存在的情况下还有以下缺点:①采用通常的脉冲编码调制或增量调制方法将话音信号数字化,由于码率过高,难以在模拟网的单话路上传输。

②采用全编码声码器将话音信号数字化,其码率虽不高,可在模拟网的单话路上传输,但话音自然度较差,且结构复杂,价格较贵。

不过,在电信网实现数字化以后,高码率的话音数字加密信号可毫无阻碍地在数字网中传输,特别是在普遍采用数字话机以后,话音数字加密设备可用简单的电报数字加密设备代替。

电话信号的保密,可以采用用户终端保密设备或话音群路保密设备。

用户终端保密设备用于公用电信网时,由于在中继线路上加密信号随机地埋藏于大量无需保密的信号之中,增加了搜索和监听的困难,有一定的匿信效果。

话音群路保密设备,目前还只用于时分群路和小型专用电信网,由于它仅在群路终端间的网路上有效,难于做到全程全员保密,且专用电信网极易暴露被人监听,可认为没有匿信效果。




上一篇:谁能推荐一些好的字幕组

下一篇:安卓手机说话就能发短信的软件是什么呢

本文地址:https://pctelegram.org/cjwt/2986.html

返回顶部